硬核内蒙古 我们的精气神 | “干”出我们的精气神—真抓实干 推进奶业率先振兴
2022/06/20昨天,内蒙古前五个月经济数据出炉,我区主要指标保持增长,经济恢复延续较好势头。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0%,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8.1%,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.2%,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9.7%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的背后是内蒙古人锚定目标,实干笃行,奋楫争先的担当作为。内蒙古台从今天起推出“硬核内蒙古——我们的精气神”系列报道,展示我区各行业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和实干风貌。今天请听“干”出我们的精气神——《真抓实干 推进奶业率先振兴》。
在盛健集团种羊基地,羊耳朵上都有一个芯片,芯片里,储存着羊所有的基因数据,相当于它的身份证和户口本,有了这套系统,就可以不断进行品种改良和选育。
目前盛健羊乳集团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奶山羊种群基地,30个奶山羊牧场正在建设中,通过应用智能管理系统,品种改良和选育更智慧,管理流程更智能。类似这样的数字化牧场,今年,内蒙古将推进建设50个。在全区投资超过10亿元的重大项目中,涉及奶业全产业链的7个项目已经全部落地。
在伊利智慧健康谷38平方公里核心区内,奶源基地建设、工业项目及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、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各项目建设正在同步推进。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即将投入运行,这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、自动化水平最高、技术装备最先进、零碳绿色、5A级沉浸体验的智能制造项目,规划32条生产线,运行后日处理鲜奶能力可达到6500吨。
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:“作为我们企业,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健康谷的建设当中,六月进行投产。”
小小一杯奶,一头连着乡村、农户,一头连着消费者,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认为,奶业振兴的标志就是奶的全产业链延伸。
卢敏放:“我们要在整个内蒙古建设全产业链,从种草到养牛到一杯奶,我们产业升级还要加大力度,内蒙古要走到前面去。”
今年3月,自治区印发《推进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》,新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、使用国家专项资金新建奶业发展园区、龙头企业生鲜乳加工增量、利用性控胚胎培育高产奶牛和新增规模化苜蓿草种植进行补贴,设立奶牛疫病防控专项资金,支持乳业创新平台建设及设立奶业振兴基金等九条政策措施,为内蒙古率先在全国实现奶业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。国家专项资金和自治区财政在奶业振兴方面的投入预计每年将达到22.5亿元。
来源|《内蒙古新闻广播》官方微信原创稿